土壤监测管理系统

OA & GIS

项目背景

2016年5月28日,国务院印发了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计划中明确要求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 按照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认真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 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,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, 坚持预防为主、保护优先、风险管控,突出重点区域、行业和污染物,实施分类别、分用途、分阶段治理,严控新增污染、逐步减少存量, 形成政府主导、企业担责、公众参与、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,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,为建设“蓝天常在、青山常在、绿水常在”的美丽中国而奋斗。

广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将以耕地为重点,兼顾园地、牧草地,围绕已有调查发现的土壤污染点位超标区与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, 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、分布和污染程度;以水稻为重点,开展土壤与农产品协同调查, 初步查明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,评价土壤污染环境风险,调查成果有效支撑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, 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。土壤信息化管理是治理土壤污染、全面摸清土壤污染状况、保护生态环境、 土壤环境管理的科学化、系统化管理的基础,也是土壤详查工作中的重要部分。

项目概述

广西土壤监测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包括综合业务系统、数据查询系统、采样app。通过建立广西土壤监测管理系统, 实现土壤监测任务的下发、采样跟踪、土壤采样信息入库、样品管理、质量控制管理、污染数据收集、污染分析评价, 统一管理土壤环境调查数据,全面了解和掌握广西土壤污染状况,从而实现土壤相关数据的彻底摸清和科学管理。

应用框架

土壤检测管理系统

建立一套土壤采集业务管理系统,通过点位数据管理、监测任务的指派、采样任务进度监控、采样信息审核、样品流转、 样品制备、数据分析评价、质控管理等功能辅助,形成从定点、采集到样品分析、数据入库等协同统一的、完善的土壤信息采集机制。

数据查询系统

基于历史点位数据、土地利用数据、土壤类型数据、航拍影像、土壤采样数据、污染企业分布、成土母岩、 元素含量分析数据等数据,建立一套土壤数据查询分析系统,结合GIS技术提供数据的查询、检索、统计及分析等功能。

野外采样App

结合综合业务管理系统,配合开发野外信息采集APP,实现采样任务接收、现场数据录入、监测点位改动、采样轨迹记录、样品标签打印、采样数据上传等功能。

GIS平台建设

GIS平台可以提供给用户方便快捷的图形浏览功能,用户可以方便的对各种地理信息数据(点位分布信息、影像数据、DEM、 土地类型数据、成土母岩、企业分布情况、元素含量分布等)进行浏览和查询,并可以将各类数据进行叠加显示。